英超引发巨大争议!曼联闪电进球前麦卡已受伤,一天前阿森纳进攻也遭遇吹停_裁判_利物浦

作者: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:2025-10-22 01:13:47阅读次数:0

那天晚上,安菲尔德球场的气氛简直要炸了。

进球前一刻,利物浦的麦卡阿利斯特正捂着头倒在地上,痛苦地翻滚,队友范戴克解围时一肘子误伤了他。

图片

裁判奥利弗却没吹哨,曼联就这么顺势打进了一球。

但所有人的话题,都绕不开那个倒地的身影。

就在一天前,阿森纳对富勒姆的比赛里,富勒姆球员乔希·金头部受伤倒地,裁判二话不说就鸣哨中断了阿森纳的进攻。

两场比赛,相似的情节,裁判的处理却天差地别。这能不让人火大吗? 英超的头部受伤规则明明白纸黑字写着要优先保护球员,可到了关键时刻,怎么就成了选择性执行?这事儿得从头细说。

曼联那场球,开场才1分钟,范戴克头球解围失误,费尔南德斯把球一分,迪亚洛右路斜传,姆贝莫禁区里抬脚就射。 BBC计时62秒,有的媒体说是61秒,反正快得让人眼花。

图片

但慢镜头回放显示,范戴克肘击麦卡阿利斯特的瞬间,麦卡已经倒地不起。 利物浦球员举手示意,裁判奥利弗却像没看见一样,任由比赛继续。

传奇后卫卡拉格赛后直接开炮:“很多球员都利用了头部受伤的规则。 阿森纳那场比赛,裁判吹得多干脆? 我很惊讶奥利弗这次没鸣哨。 ”

裁判为啥不吹? 现场记者德鲁里透露了内幕:裁判组从比赛中心得到的消息是,奥利弗当时跟着进攻向前跑,没看到麦卡倒地。

所以按规则,他没法主动中断比赛。 可这解释站得住脚吗? 英超规则里明确要求,头部受伤必须立即处理,尤其是脑震荡风险高的场合。

但裁判的“没看到”成了万能挡箭牌。

一天之隔,判罚尺度冰火两重天。

图片

利物浦主帅斯洛特赛后脸都绿了。 他不仅质疑裁判一致性,还点出曼联的战术,低位防守加长传,靠这次争议进球占了便宜。

数据上看,利物浦全场射门19次,控球率60%,完全压着曼联打,却输了个0-1。冤不冤? 但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。

去年5月,布伦特福德对曼联,德里赫特受伤后裁判泰勒也没吹停,理由是他“能坐起来”,伤势不严重。 可头部受伤这事,谁说得准? 万一真出大事,谁担责任?

规则漏洞就像个无底洞。

英超的头部受伤处理全靠裁判主观判断,没有医疗官现场协助。 MLS联盟就聪明多了,他们实行“场外治疗规则”:球员倒地超过15秒,必须离场治疗2分钟,避免战术诈伤。 可英超呢? 补时只加30秒,伤病处理全凭裁判一双眼睛。

图片

这次争议中,VAR也帮不上忙,因为麦卡是被队友误伤,曼联进球过程没犯规。 结果就是,球队们都在走钢丝,继续进攻可能被骂冷血,主动停赛又怕吃亏。

卡拉格的话点破了窗户纸:球员们开始“利用”规则了。 头部受伤成了战术棋子,倒地的瞬间,对手和裁判都得猜这是真伤还是演戏。

阿森纳对富勒姆那次,富勒姆球员一倒,裁判秒吹,枪手球迷气得直跳脚。 这回利物浦吃了亏,曼联球迷却觉得理所应当,规则又没逼你停赛。

这种矛盾撕扯着足球的本质:到底是赢球重要,还是体育精神重要?翻翻历史,双红会里2分钟内进球,这是第二次。 上一次是1995年10月,曼联的巴特67秒破门,姆贝莫如今刷新了纪录。

但三十年过去,裁判的哨子还是老问题。 英超官方嘴上说安全第一,可一到实战,规则执行就像抽奖。

图片

球迷们在场边喊破嗓子,社交媒体上炸开锅,有人骂裁判瞎眼,有人怪球员演戏。 但说来说去,谁也没法给出个标准答案。

争议还在发酵,

可看比赛回放,麦卡倒地时痛苦的表情,范戴克愣神的瞬间,姆贝莫射门时的果断,这些画面拼在一起,成了英超本赛季最烫手的山芋。

秋季图文激励计划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暂无评论